top of page

双语环境下,孩子更容易“语迟”或“语障”吗?

中德双语环境下的分析,也适合其他中外双语参考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90篇原创分享,全文约9500字。


写在最前面:


早就发现,小小鸟这孩子的天赋点不在语言上。

她小时候口齿不太清楚,一度需要我“翻译”,家人才能明白她在说什么,而我有时候也不是真的听懂了,而是凭借朝夕相处之下我对她的了解,基本明白什么音对应的大概是个什么意思,连蒙带猜地揣摩她的意图。

无论是德语还是中文,小小鸟都曾有过一些音发不出来的问题,比如卷舌音。德语词汇、语法方面也都有各种问题:德语开口晚,词汇贫乏,还总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并没有自动消失,不由地让人心焦。

当时我了解到德国这边有一个教育学方面的资质,是给从事幼儿教育专职的人员提供的,六门课程都是针对学龄前孩子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其中涉及德语母语和多语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我迫切想了解:

为什么小小鸟会在语言发展中遇到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常吗?原因何在?

是因为双语所以更容易遇到这些问题吗?或者,仅仅是我家的问题?

……

我毫不犹豫地买来学习资料,在2019-2020年修完全部课程并以全优的成绩考取“语言发展专家”(Sprachentwicklungsexperten)资质。考这个资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了解到很多有价值的和实用的信息。

看到不少德语单母语家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上同样面临很多问题,这回答了我心中诸多的疑问,也让我备受鼓舞。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获得很多启发,边学边实践。

总之,我很有收获。

我想,不是谁都有时间精力去考这样一个资质,但是我相信,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在此,我就通过这篇文章的梳理,希望能为身处类似困惑中的家庭,带去一些帮助吧!


文中的双语特指中文和一门字母语言,全文以德语为例,其他当地字母语言的情况,大原则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根据语言特点调整借鉴。

下文中的数据,如无特别说明,都来源于我当时考资质时使用的学习资料。



01 单母语孩子患有语言发展障碍的比例并不低


事实上,孩子语言发展滞后的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双语家庭。不少本地单母语家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以德国为例,康斯坦茨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佩纳先生(PD. Dr. Zvi Penner, 2003)指出:不考虑有移民背景的家庭,单就德国本地家庭来讲,幼儿园每一年都有大约15%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障碍。

这里所说的语言发展障碍(后文简称为“语障”),简单来说包括词汇量有限,在发音、造句或语法等方面有较为严重的困难。对于幼儿来说,是指语言发展至少有6个月以上的滞后,并且在发音、词汇量和语法这三个基本层面中至少涉及两个层面。

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非常吃惊!15%意味着,一个15人的幼儿园班上就有2个孩子有语障。

为此我特别留意了幼儿园里为语言发展滞后的孩子提供的支持项目,发现每个班的确都有几个孩子参加。可见语障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最近又看到一组数据,在德国160万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语障人数占到9%,其中6~10岁年龄组比例最高,有16%的孩子患有语障。6-10岁正是德国小学生的年龄段,就是说,在小学一个20人的班级里,大约就有3个孩子患有语障。(数据来源:Mehr Kinder mit Sprachestörung, 2022, KKH汉诺威商业保险机构)


单母语家庭尚且有这样高比例的孩子有语障问题,对于双母语家庭来说,普遍认为在语言总输入时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分摊到每一门语言上的输入时间一般来说会少于单母语家庭。语言的输出与输入的量和质直接相关,也因此,双母语家庭的孩子,在语言启蒙阶段,一般来讲比单母语家庭的孩子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这并不是说,双母语家庭的孩子,语障发生的比例一定比单母语家庭的孩子更高。

因为事实上很多语言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在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父母就能发现并及早干预和提供支持,是完全可以有效阻止的,也就能有效避免语障的产生。

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分辨哪些属于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表现,而哪些是语言发展滞后的先兆。

我当时学的六门课中,就包括语言发展障碍的表现、诊断,以及多语环境下常见的语障问题。

下面从发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和大家做个分享。



02 发音问题(Phonetik/Phonologie)


孩子在语言发展上遇到问题,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发音问题也如此。

有些发音问题是由于神经发展迟缓、听力受损或减弱所引起,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我们这里要说的是非器质性、非神经性所引起的发音问题。


有些孩子无法完成特定的发音,是由于肌功能还未发育到位所致(myofunktionelle Störung),就是说,孩子还无法精准地控制肌肉发出正确的音,例如“s”发音困难(Sigmatismus),不是咬着舌头发音(lispeln),就是舌尖顶着上颚发音。

不仅是在词语当中,而且就算单独把这个音拎出来,让孩子模仿标准发音,孩子也发不出来。这属于语音构建(Phonetik)层面的问题。


另一种情况则是孩子单个发音基本准确,但是在词语中遇到这个音,会出现遗漏或者替换成别的音的情况,这属于语音运用(Phonologie)层面的问题。

通常这第二类发音问题在一定年龄内被看作是生理性的,属于正常范畴,随着孩子年龄和理解力的增长,这类发音问题会逐渐减少和消失,有些没能自动消失的问题,在我们的帮助下,经过适当的发音练习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具体有哪些音?又是怎样的遗漏和替换?接下来会重点分享。孩子如果遇到这类问题,咱们父母不必太担心,只要密切关注,必要时提供帮助就好。


第一类:替换发音(Substitutionnen)

指孩子将正确发音替换成其他发音的情况


1.用爆破音代替摩擦音(Plosivierung)

例如:“f”说成“t”,“w”说成“d”,或者“s”,“sch”和“ch”说成“b”,“d”,“g”,“k”

词语举例:“Finger”说成“Tinger”

直到2岁6个月,摩擦音发成爆破音都属于生理原因,是正常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年龄,都是德语单母语家庭孩子的情况,而且孩子的发展各有不同的节奏,所以这些年龄主要用来参考,帮咱们建立起一个大致的概念,切忌把它们当作标准来衡量自家孩子。


2.用浊辅音代替清辅音(Lenisierung)

例如:把“p”, “t”, “k”, “f”分别说成 “b”, “d”, “g”, “w”

词语举例:“Pute”说成“Bute”

直到2岁6个月,用浊辅音代替清辅音都归于生理原因,属正常现象。


3.用清辅音代替浊辅音(Fortisierung)

这种情况正好与上面相反,会把“b”, “d”, “g”, “w”分别说成“p”, “t”, “k”, “f”

词语举例:“Glück”说成“Klück”


4.用齿龈音代替(ALveolarisierung)

发音时舌头顶住上齿龈,例如:把“k”, “g”说成“t”, “d”

词语举例:“Kuchen”说成“Tuchen”

直到3岁6个月,用齿龈音代替都归于生理原因,属正常现象。


5.拆分破擦音(Deaffrizierung)

破擦音(Affrikate)由一个爆破音和一个摩擦音组成,比如“ts”,“pf”

拆分破擦音就是在发音的时候把两个音拆开,只发其中一个音。

例如:“ts”说成“t”或“s”,“pf”说成“p”或者“f”

词语举例:“Pfeife”说成“Peife”或者“Feife”

无法准确发出破擦音中的两个辅音,这种情况直到3岁都属于正常。


6.喉音被替换(Glottalisierung)

这种情况下只有把“r”发成“h”可以理解,如果把“r”发成其他音,则要考虑是病理原因而非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须请专业医生进一步诊断。

替换喉音举例:“Rose”说成“Hose”

直到2岁6个月,替换喉音都属正常范围。


7.“咝音”前置(Vorverlagerung der Sibilanten)

咝音包括:“sch”, “ch”(“ch”有多个发音,此处指“Milch”中“ch”的发音),以及“s”和“ts”。有时“f”也被视作“咝音”。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孩子把以上这些音都发为“s”(舌尖顶住上下牙齿中间的发音)。

词语举例:“ich”说成“is”或是“Schule”说成“Sule”


如果说前六种发音不清楚的问题属德语专有,那么这第七种把“施”“丝”都发成“丝”的问题,在中文发音时也挺常见的。

这种情况直到孩子4岁5个月,都属正常。

当时小小鸟直到5岁半参加入学检查时都还有这个问题,我就带她通过诵读《论语》,很快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当时的做法简单总结如下:第一步,小小鸟把当天要读的内容中所有含“zh,ch,sh”卷舌音的汉字都圈出来;第二步,单拎出来练;第三步,诵读过程中练。



第二类:省略发音(Silbenstrukturprozesse)


1.省略词首辅音(Elision initialer Konsonanten)

此处,词语以辅音开始,之后才是元音,但是孩子完全不发这个辅音。

比如把“Lama”直接说成“ama”。

这种情况直到2岁6个月都属于生理(正常)范畴。


2.省略词尾辅音 (Elision finaler Konsonanten)

这里指词语以辅音结束,而孩子只发前面的元音,不发后面的辅音。

比如把“Tisch”说成“Ti”

这种情况也是到2岁6个月都属正常。


3.省略词首辅音组合(Elision initialer Konsonantenverbindungen)

与第一种情况类似,词首的辅音统统省略不发,直接发元音,比如把“Frosch”说成“osch”

直到3岁这种情况都属于正常范围。


4.省略非重音音节(Elision unbetonter Silben)

此处指孩子把整个非重读的音节都省略掉,而不仅仅是辅音。例如把“Tomate”说成“mate”

在2岁11个月前,这种情况都属正常。


5.省略辅音组合中的部分辅音(Reduktion von Mehrfachkonsonanz)

辅音组合中,孩子省略其中部分发音,例如把“kalt”说成“kal”。

这种情况直到3岁11个月都属正常。


比起前面第一类“替换发音”的情况,第二类“省略发音”的情况对中文母语的孩子来讲更为常见。

一方面,辅音的发音能力本来就比元音发音需要更多准备和练习因此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掌握,又因为中文汉字发音都是元音,说中文的时候,辅音发音基本得不到锻炼,因此第二类问题很常见。

但一般来讲,只要不是器质性问题,这类问题都会慢慢消失,实在无法自行消失的,到了一定年龄,重点练一练辅音也就解决了。



第三类 发音同化(Assimilationsprozesse)

是指受一个词语中另一个发音的影响,而导致两个本来并不相同的发音被同化。


1.相连两个音的同化(Kontaktassimilation)

发“d”和“t”这两个音时,须舌尖顶住上齿龈,相比之下,发“g”和“k”时,用到舌头更靠后的部分,这与发喉音“r”时更为接近。

当“dr”和“tr”出现,受“r”的影响,孩子把“dr”说成“gr”,“tr”说成“kr”,就是相连音同化。


2.不相连两个音的同化(Fernassimilation)

此处又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后面的发音影响前面,例如:“Gabel”说成“Mabel”,这里唇音“b”对“g”造成影响,孩子把“g”替换成相似的唇音“m”。

另一种是前面的发音影响后面,例如:“Gabel”说成“Gagel”,这里软腭音“g”对“b”造成影响,使得孩子把“b”替换成相似的软腭音“g”。


须明确的一点是,由于说得快或者口误而发音同化不属于此处所说的情况,这里是说孩子即使模仿正确发音也无法做到的情况。

发音同化现象直到4岁都属于生理范畴。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面各种发音问题都与辅音相关,上文也已经提到,元音的发展先于辅音,如果孩子元音发音扭曲,或者发音时元音出现缺失、替换,父母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如果孩子除了发音问题,还同时出现词汇或语法问题,或者三个层面都有问题,则很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应及早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如果孩子有上述发音问题,咱们父母除了自己密切关注之外,也要经常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一直存在,除了家中努力之外,也应当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比如看是否可以请幼儿园老师给儿科医生写信说明情况,请儿医开处方,让专业人士来帮助孩子正音(Logopädie)。



03 词汇层面的问题(Lexikon/Semantik)


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层面即是词汇层面,这一层面的两大问题,一是词汇量(Lexikon),二是语义(Semantik)。


先说词汇量

有的孩子开口晚,我们说孩子“语迟”(Late Talker)。

如何大致判断孩子是否语迟?

如果是德语单母语孩子,2岁时一般能说大约200-300个词,如果能说的词少于50个,医生就会说孩子语迟,如果不及时帮助这些孩子,他们将来患语障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双语孩子不能单用德语的表达词汇量来判断是否语迟,而是要综合地看两门语言的发展情况。在德国,从孩子出生到5岁生日,有十次常规检查,其中前六次在一岁生日及之前,后四次在2-5岁每年生日前后。

2岁常规检查时,小小鸟的德语表达词汇不足50个,但是中文正常,这种情况不算语迟,只能说是德语的有效输入还不够。

如果孩子德语词汇量明显少于50个,并且中文也很少说,咱们要留心了,看家里是否做到了父母坚持用自己的母语为孩子启蒙,平时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充分的与人相处(语言输入)的机会。

因为导致语言发展障碍的原因虽然很复杂,有些属于先天性问题,有些和后天环境有关,但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社交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它所引发的语言发展障碍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比勒费尔德大学发展心理学系教授格林女士(Professorin Hannelore Grimm, 2003)指出,孩子中50%的语言发展障碍来源于社交问题。

所以确保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与人、与外界接触很重要。


此外,虽说家中双母语的孩子,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语言信息和归类,但是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孩子,语言发展会突飞猛进,如果孩子2岁多还是明显很安静,偶尔说话还伴随发音问题,父母应立即向专业医生咨询,以免错过重要的语言发展期。


词汇的获得有一个普遍过程,首先是接收,然后是存储,已存储的词汇构成孩子的听力词汇库。词汇的运用也有一个过程,当孩子有表达意愿时,能够从听力词汇库中找到合适的词汇,再说出来,能说出多少词汇,孩子就有多大的表达词汇量。

听力词汇量远大于表达词汇量。

接收、存储、匹配和调取,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阻塞词汇获取和运用的通道,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词汇量严重不足。


能够有效地接收信息是获取词汇的第一步。

同样在德语环境中,有的孩子会关注周围,能很好地吸收周围环境的词汇,有的孩子则更关注自己的世界,对周遭发生的事情不太在意,表现在词汇的接收上也就会比较慢和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在这第一个环节就存在问题,只要观察孩子平时在中文语境下的反应就可以知道。

如果孩子平时就经常出神地想自己的事,我们和孩子说中文他们也没什么反应,那么在德语环境中很有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第二语言的启蒙”这篇老文章里我写过(点这里阅读),幼儿的语言启蒙,往往和什么语言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打开”,一旦处于打开的状态,孩子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里接收信息,积累词汇。


获取词汇的第二步是存储,存储环节出问题,一个原因是不理解。

一般来讲,幼儿最初接触的词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是具体的人和事物,二是社交属性的打招呼和简单回应,三是明确的行为动作,四是一些直接能感知到的形容词(比如:好脏,好烫),都是较为直观的词汇。

说话者尽可能做到简洁明确,让孩子把词汇与所对应的概念或感受联系起来,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在存储词汇时,孩子先是将词汇整个地记忆;然后辨识它与其他词汇的区别,确定其唯一性;再归类;最后将这个词与意义进行匹配。这便是完整的存储过程。这是在为接下来的调取做准备。

如果没能完成辨识和归类,很可能在遇到一个想表达的事物时,孩子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如果没能将词汇与事物匹配,表达时,与事物相对应的存储位置上是空的,因而孩子会“词穷”。


德语单母语的孩子,3岁时的平均水平大约是能说500个词,伴随着认知的快速发展,3-6岁学前阶段,孩子的词汇量也迅速增长,一般6岁入学时,表达词汇量在800-3000.


双语孩子因为起步阶段需要区分辨别归类的信息比单母语的孩子翻倍,再加上中德双母语发展有先后(为什么要有先后?点这里阅读当地语言幼小衔接文章,或者点这里阅读0-12岁双语发展模型),因此基于上面的数据,我们对小小鸟学前德语词汇量的预期做出了调整。我们的目标是帮她在学前掌握至少800个表达词汇。

我为小小鸟整理过幼儿园常用词汇表,其中基础词汇大约800个;中级词汇约为1200个;另有1300个词汇,其中绝大部分同时也是小学一二年级须掌握的词汇。

加起来总共约3300表达词汇量,如果在学前都能掌握,即便是德语单母语家庭的孩子,也是发展很不错的情况。

我觉得,对于环境适应性强,自主打开度高,语言方面比较有天赋的孩子来说,掌握至少2000个表达词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目标。

怎样帮学前孩子积累词汇量?在当地语言幼小衔接这篇文章里已有详细分享,点这里阅读



再说语义层面

语义层面主要是把获取的词汇归类,比如孩子听到“狗”,就和“四条腿、一张嘴、有皮毛、汪汪叫、会咬……”这些具体的细节联系起来,并且能够精准地对应这个词汇,而不是把狗和猫混为一谈。

不仅如此,孩子还需要构建出上一级的概念,如:农场动物、哺乳动物;也要构建出下一级的概念,如:母狗、幼犬、斑点狗、拳师犬、腊肠等等,知道这些都是“狗”。

还要构建起与“狗”相关的周边概念,如:狗粮,狗玩具,遛狗……

语义层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言和认知相辅相成的部分。对语义的把握,直接和孩子的认知相关。

双语孩子在这一点上不仅不输给单母语孩子,而且从长远看,还更占有优势。

孩子从中文获得的认知,只要和德语词对应上,立刻实现迁移,所以语义层面不必担心。只要我们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坚持和他们中文亲子共读,并且平时注重多和孩子交流,多多地带他们看世界,只要孩子认知发展没问题,随着德语词汇量的增加,语义部分自然就丰满起来,所以这部分就不展开说了。



04 语法问题(Syntax/Morphologie)


语法层面包含句式(Syntax)和词形(Morphologie)两部分。其中“句式”指搭建句子结构,连词成句;“词型”是指单个词的各种形式变换。例如动词在各种时态下的变位,名词的性、数、格,形容词的词型变化等等。

母语语法的习得,和词汇的获得不分先后,而是平行发生。

下面的母语语法习得过程,大致按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不过,一来,这是从出生起就接受德语母语输入的单母语孩子的情况;二来,孩子个体差异非常大。因此对于我们双语家庭来说,主要参考点在于语法发展的五个阶段,而具体年龄,还需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调整。


第一阶段:前句式阶段(Vorläufer zur Syntax)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孩子开始往外蹦单个词,或者是重复简单词。

最先说的单个词大多是名词;或是指代性的词,如“da”;以及动词前缀,如“ab…,rein…, web…。也能通过语调或重音表达疑问。

对于单母语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平均开始年龄在1岁到1岁半,但正如上文所说,孩子个体差异很大,使得这个参考年龄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种不同情况,再加上双语家庭的孩子,要么是从出生起,家里就同时接触两门母语,因此孩子还要再多一个将两门语言分类处理的过程,这需要时间;要么就是中中家庭,出生后接触中文母语,1岁左右上托儿所或3岁开始上幼儿园之后才系统地接触德语母语。无论是哪种情况,孩子都需要更多时间,因此前句式阶段开始的年龄一般来讲也会更大。

为了避免年龄带来误导,以下四个阶段我用发展所需时间代替具体的年龄。更晚进入第一阶段的孩子,只需加上每个阶段发展所需的时间,就能得到各阶段的大致年龄。


第二阶段:习得句式基本准则(Erwerb des syntaktischen Prinzips)

孩子开始将两个词连在一起表达意思,偶尔也会说三个词。

有些孩子在蹦单个词之后很快便开始说两个词,有些孩子则需要半年或更长时间才会进入此阶段。

这个阶段典型的表达有:

  • 名词为中心,如:Haus da(房子 那里)

  • 主谓结构,如:Mama kauf(妈妈 买)

  • 物体状态,如:Buch weg(书 离开)

  • 行为状态,如:sitzen Bein(坐 腿)

  • 表述特征,如:Schaukel putt(秋千 破)

  • 表示从属,如:Anna Schere(安娜 剪刀)

  • 表示询问,如:Lego haben?(乐高 有?)


孩子所说的基本是有具体内容的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很少会使用抽象的或是功能性的词,如冠词、介词和连词等。

此时如果孩子说出“Tim spielt”(蒂姆做游戏)这样两个词,并不是他们理解了动词语法,孩子只是把它们当作两个词记住了而已。


典型的句式有:

  • 有主语和动词,如:ich holen. (我拿。)

  • 没有动词,只有主语和补足语,如:Zug hier. (火车这里。)

  • 没有主语,只有动词和补足语,如:Aufmachen Tür.(打开门。)

  • 既没有主语也没有动词,如:Dies alleine. (这个独自地。)

  • 问句,最初通过语调表示,如:Nein essen Sand?(不能吃沙子?)


第三阶段:前简单句式语法阶段(Vorläufer der einzelsprachlichen Grammatik)

从第二阶段再过半年到一年,就进入第三阶段。

此阶段,孩子能说更长的句子,如:Teddy zu dick ist(泰迪熊太胖);

开始使用情态动词,如:sehen kann(能看见);

开始使用助动词,如:ich habe ihn aufgesetzt(我把它戴上了)。

动词词尾的变化也更为丰富,虽然很多时候依然只会使用动词不定式,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st”结尾的动词形式。

此外,可拆分动词也总是连在一起使用,如:Ich zumachen das Buch(我翻开这本书)。


第四阶段:简单句式语法阶段(Erwerb einzelsprachlicher syntaktischer Besonderheiten)

再过大约半年,孩子在表达时会使用第一格和第四格,动词的位置大部分时候可以说对,也已经会将可拆分动词的两部分拆开,很少会在说句子时遗漏主语。


第五阶段:复杂句式阶段(komplexe Sätze)

再过大约半年,孩子开始使用连词“und”(和), “oder”(或者), “weil”(因为)等, 并开始建构复杂句。常见句式如下:

  • 并列句,如:Da bin ich wieder und spiel da.(我回来了并且在那里玩。)

  • 转折句,如:Du darfst das machen, aber nicht damit.(你可以做这个,但是不可以用它。)

  • 表示因果关系,如:Weil ich nach Hause muss.(因为我得回家。)

  • 表示时间顺序,如:Dann gehen wir ins Bett.(然后我们去睡觉。)


在第三阶段,孩子就已经会把动词放在句尾,在第五阶段,孩子会进一步习得,动词放在句尾的规则仅适用于从句。也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少会把从句中动词的位置搞错。

动词变位仍会出错,即:动词因为人称、时态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词形变化,孩子会混用。

孩子会有意识地使用现在分词,不过形式上会出错,比如把特殊变换的动词也一概按规则动词的方式变换,把“gelaufen“说成“gelauft”, “aufgestanden“说成“aufgesteht”.

能用“werden”等表述将要发生的事,如:“ich will/wird das machen”, “das wird ein Turm”, 等。

孩子会先开始使用第四格,而后第三格,虽然在词形变化上仍会混为一谈,比如用“den”代替所有第四格和第三格中出现的定冠词:“auf den Tisch”, “mit den Ball”, “von den Baum”

孩子会问直接问句(W-Fragen),也开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问间接问句,如:“Ob die Oma kommt?“

此阶段孩子也开始使用否定句式。

对德语单母语家庭来说,第五阶段持续到大约6岁,即上学前。

尽管第二格要在6岁以后才出现,被动句式也许要到9-10岁才能构建,但是德语单母语家庭的孩子,在大约5、6岁时已经完成基本语法的习得。


前文已经说到,无论是家中有双母语的中外家庭,还是生活在非母语大环境下的中中家庭,这些双语家庭的孩子进入第一阶段的时间一般来说会比当地单母语家庭的孩子更晚,如果中文和认知启蒙到位,那么当地语言即使最晚在3岁上幼儿园时才系统地接触,到6岁之前,也能有整整三年重要的语法习得窗口。只要咱们父母关注孩子各阶段的表现,区分哪些是该阶段正常的现象,哪些有可能是语滞,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就能帮孩子们更顺利地习得第二门母语。



总结:

  • 语迟、语障并非双语家庭特有,单母语孩子同样有一定概率“语迟”或者患“语障”。

  • 语滞至少6个月以上,且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中至少涉及两方面,才算是“语障”。

  • 很多发音问题,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属正常范畴。大部分发音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会消失;个别没有自动消失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之后也能解决。有些发音问题为两门母语共同的问题,孩子能清楚发音后,在两门母语中都会有明显的体现。

  • 词汇层面的问题包含词汇量和语义两方面,词汇量的积累没有捷径,必要时需咱们父母提供支持,如何支持?点这里阅读。语义与认知直接相关,通过我们的中文母语帮孩子打开视野、发展认知,中文能力上升伴随认知上升,一旦孩子掌握当地语言词汇,认知瞬间迁移。因此,当地语言词汇层面有问题,不应停下中文的发展,专攻当地语言,而应当继续推进中文,同时在当地语言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 语法层面,由于德语语法的复杂性,即便是单母语孩子,6岁学前期能“习得”部分语法或者说大致的框架,正式、系统、全面、精准地掌握语法,还须在上学之后逐步实现。双语孩子最晚3岁进幼儿园,到6岁之前仍有三年语法习得的窗口期,而这三年是认知和语言能力迅速增长的三年,之后也会继续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语法层面也不必担心。

  • 综上,孩子出生后,我们即用我们的母语中文为孩子启蒙,多多亲子共读,多多带孩子看世界,只要孩子的认知正常发展,中文与认知相匹配,德语(以及其他当地语言)的发展即使存在阶段性问题,绝大部分都可以顺利得到解决。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217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